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近一周行情
國防軍工(申萬)指數(+0.08%),行業(申萬)排名(20/31);
上證綜指(+0.97%),深證成指(+2.46%),創業板指(+1.65%);
漲幅前五:鋮昌科技(+61.04%)、東土科技(+20.03%)、天宜上佳(+17.30%)、同益中(+15.67%)、特發信息(+13.92%);
跌幅前五:航錦科技(-9.77%)、中航電子(-7.67%)、北摩高科(-7.10%)、復旦微電(-6.45%)、富吉瑞(-5.71%)。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
重要事件及公告
6月12日,廣聯航空公告,公司與成都航新的股東簽署了《關于成都航新航空裝備科技有限公司30%股權的股權轉讓協議》,約定公司通過支付現金對價方式按照成都航新100%股權4.00億元的估值收購成都航新30%的股權,交易價格為1.20億元,并購款項來源為自籌資金。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持有成都航新100%的股權,成都航新將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
6月1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對臺灣海峽享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同時也尊重其他國家在相關海域的合法權利。
6月13日,甘化科工公告,公司參股公司鍇威特于近日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并獲得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
6月13日,科創板上市委公告,北京晶品特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品特裝)首發獲通過。
6月14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披露C919大飛機取得重大突破,即將取證交付。
6月14日,中無人機公告,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并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已經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并已經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本次公開發行股票1.35億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0.00%,全部為公開發行新股,本次公開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為6.75億股,發行價格為32.35元/股。
6月15日,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公布了今年前五個月我國船舶工業的運行數據。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我國船舶工業生產經營逐步企穩回升。五月份,全國造船完工量257萬載重噸,環比回升22.4%,船舶出口金額15億美元,環比回升23%。
6月15日,紅相股份公告,公司擬實施股權激勵,擬向不超過194名激勵對象授予權益總計不超過686.80萬股,約占總股本的1.91%,授予價格7.17元/股。
6月16日,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化項目落地簽約儀式在長沙舉辦。會上,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化項目簽約,產業化項目公司星河電子成立。星河電子由中國電子、湖南先進技術研究院、長沙市政府共同組建,涵蓋芯片、終端、系統等領域。
6月16日,通裕重工公告,公司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4.85億元。擬投資于大型海上風電產品配套能力提升項目、高端裝備核心部件節能節材工藝及裝備提升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6月17日,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下水命名儀式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廠舉行。經中央軍委批準,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為“18”。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采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余噸。該艦下水后,將按計劃開展系泊試驗和航行試驗。
6月17日,中國衛星公告,公司擬與神舟生物股東生物集團、航投及東方紅生物共同通過公開掛牌轉讓所持神舟生物股權。中國衛星轉讓所持神舟生物8.33%股權,掛牌價格參考評估金額,以約0.83億元為轉讓底價。
6月17日,華訊方舟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6月17日被摘牌。
6月17日,四川九洲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九州科技通過產權交易所以公開掛牌的方式轉讓所持有的捷能科技5%的股權,近日,捷能科技收到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變更(備案)通知書,確認對捷能科技的(股權和公證書、章程)予以備案。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九州科技不再持有捷能公司股權。
6月17日,復旦微電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華嶺股份為新三板掛牌企業,本公司持有華嶺股份50.29%股份。華嶺股份正在申請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目前,上海證監局已完成中信建投證券對華嶺股份申請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輔導工作的驗收。
投資建議
一、核心觀點
近期,航空工業相關下屬上市公司的增持行為,中航電子吸并中航機電,國產第三艘航母下水,有效提振了市場對軍工行業的信心。近日行情中有若干方面值得指出:
?。?)周線七連陽,而2014年以來周線七連陽僅出現過4次(2014年9月、2016年7月、2019年3月、2020年7月);
?。?)在4月27日軍工板塊超跌反彈(+30.01%)以來,統計上漲前20的個股,漲幅靠前基本集中在軍工中上游,如中國軟件(+75.76%)、天宜上佳(+75.48%)、湘電股份(+72.29%)、同益中(+66.06%)等軍工材料、軍工電子、零部件加工以及部分分系統公司;
?。?)本周,振華科技與菲利華的股價創出上市以來歷史新高;
?。?)周成交量逐步放大。
6月17日,中國海軍第三艘航母福建號,于江南造船廠下水,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為我國第二艘自主設計和建造的航空母艦,同時也是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是現代海戰主要作戰裝備之一,是海軍全球力量投送的最主要支點,是改變世界海戰模式的關鍵裝備。航空母艦具有噸位大、制造工藝要求高的特點,當前世界范圍內擁有在役航空母艦的國家僅中國、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意大利、印度、泰國、日本等9個國家。而當前僅有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擁有自主建造的中型及以上在役航空母艦。
福建號的下水,意味著我國海軍正順應《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指引,穩步推進“加快推進近海防御型向遠海防衛型轉變”的步伐;是實現2027建軍百年目標與2035實現人民軍隊現代化道路上重要的一步,是我國周邊地區安全局勢重要的保障。
考慮到:軍工行業雖為“免疫行業”,但依然難免受疫情沖擊,影響到生產、交付和確認節奏。即將進入中報業績預告和中報披露期,中報情況又成為了關注焦點,我們傾向于認為,軍工的中報業績,橫向比較依然優勢凸顯,可實現同比和環比穩健增長,但疫情之下過高過快的二季度增速也不切實際。
若基于二季度受疫情影響的判斷,疫情如進一步平抑,我們認為,對于三季度,軍工企業將一方面補二季度之“缺口”,另一方面為了應對疫情不確定性,會將四季度任務盡可能提早超前完成,因此三季度的生產交付將會尤其飽滿。
1、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完成在即,改革或又成為軍工重要邏輯
改革(資產證券化、資產注入、院所改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股權激勵等行動措施,可提升或預期提升軍工上市公司資產質量及盈利能力),一度是軍工行業的重要邏輯之一,也是過去支撐軍工行業較高估值的重要因素。長期以來,資本市場對軍工行業的資產重組充滿期待,資產注入也成為歷史上若干次行情啟動的重要邏輯。而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的即將到來(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去年表示,國資委將堅決打好打贏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攻堅戰,2022年“七一”前基本完成),改革或又成為軍工重要邏輯。
近期,國資委印發《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提出,要分類推進上市平臺建設,形成梯次發展格局。中央企業集團公司要對子企業上市工作進行統籌,建立對相關資源上市必要性、可行性和上市方式的研究評估機制,引導子企業樹立正確理念,明確上市是改革發展手段而非目的,防止盲目追求單獨上市。支持各類納入改革試點和改革專項工程的重點企業,以及在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和中高端領域布局的企業到相應層次資本市場上市,可注入現有上市公司平臺,必要的也可單獨上市。對上市公司擬分拆子企業上市的要充分論證,支持有利于理順業務架構、突出主業優勢、優化產業布局、促進價值實現的子企業分拆上市。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在深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爭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表率專題推進會上表示:
?、僖^續加大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力度,集團公司要系統梳理未上市和已上市資源,結合實際逐步將現有未上市的優質資產有計劃地注入上市公司,必要的也可單獨上市;
?、谝€妥探索符合條件的多板塊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支持有利于理順業務架構、突出主業優勢、優化產業布局、促進價值實現的子企業分拆上市;
?、垡P活或退出低效無效上市平臺。
同時包括航天科工、中船集團、中國電子、兵器工業等也在近期召開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相關會議,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在即,軍工央企持續做大做優,做精做強,年內相關改革動作有望密集推出,軍工央企資本運作預期有望提升。
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是2020-2022年,三年落實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體系和頂層設計的具體施工圖。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目標在于國有企業要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要在創新引領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要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上發揮引領作用、要在保障社會民生和應對重大挑戰等方面發揮特殊保障作用、要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發揮基礎性作用。國資委將堅決打好打贏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攻堅戰,確保2022年“七一”前基本完成。
以上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意義和目標,與十大軍工央企“十四五”規劃中的共性存在很多契合點,充分說明了軍工央企的“十四五”規劃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存在緊密聯系,二者相輔相成,將共同構成十大軍工央企“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核心。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將加速央企改革四大維度的進展,進而在“十四五”引導十大軍工央企實現做大做強,做優做精,高質量發展,四個維度具體包括:
?、倨髽I維度引導軍工企業發展兼具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跇I務維度促使軍工央企繼續聚焦主業,同時打造產業優化升級;
?、酃芾砭S度有望促使軍工央企激發創新活力,提高核心技術競爭力;
?、苁袌龌S度有望促使軍工央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功能,抗風險能力提高,進一步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最后一年,也將是決勝之年,我們預計,國企改革進程將進一步提速,2022年有望是國企三年改革行動方案的收獲首年,產生的積極影響更是將延續至“十四五”未來的四年。供給側中的軍工央企高“質”“量”發展也有望持續,并兌現至各軍工央企所屬企業的業績中。
2、大飛機呼之欲出,民機是軍工行業發展的“第二曲線”
近期東航擬定增引進4架C919以及即將交付首家用戶的首架C919大飛機首次飛行試驗圓滿完成,表明國產大飛機呼之欲出,受此影響,博云新材、通達股份等大飛機產業鏈相關個股當日上漲明顯。正如我們一直強調的,民機是軍工行業發展的接力棒和“第二曲線”端,C919未來的落地批產將為軍工相關航空配套企業帶來新的業績增量。
2021年中國商飛發布了《中國商飛公司市場預測年報(2021-2040)》,預計未來二十年,中國航空市場將接收50座級以上客機9,084架,價值約1.4萬億美元。其中50座級以上渦扇支線客機953架,120座級以上單通道噴氣客機6,295架,250座級以上雙通道噴氣客機1,836架。到2040年,中國的機隊規模將達到9,957架,占全球客機機隊比例22%,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航空市場。
我們認為,民機領域未來長期的投資機會在于國產化提升空間較大的領域,如高端加工、動力系統、機載系統等,通過吸收轉化國內外先進技術及自主研發,伴隨著國產大飛機產業的成長和壯大,在這些領域國內會誕生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優秀公司,形成我國自己的民機產業鏈,帶動我國高端制造業整體發展,具體判斷如下:
?、贆C體結構目前仍以航空工業主機廠為主,中短期受益相對最直接。例如,中航西飛承擔中機身(含中央翼)和副翼等部件的研制,而且聯營的西飛民機、沈飛民機和成都民機公司分別承擔著機身、垂直尾翼、發動機吊掛、機頭等部件的生產;
?、诎l動機系統以航發集團為主,例如中國航發商發公司、西航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隨著兩機專項持續推進和逐步落地,國產代替迎來歷史機遇期,產業鏈各環節市場空間廣闊;
?、蹤C載系統將依托航空工業機載系統公司和中電科下屬院所逐步突進國產化,按照具體系統分類研制,分享民機發展的產業紅利;
?、芫哂屑夹g優勢的民營企業也值得關注。隨著國產化逐步提升,必將培育出一批優秀的民營企業,助力我國高端制造業整體發展。
3、軍工上市公司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拓展是長期趨勢
自2022年年初以來,多家軍工上市公司通過定增、可轉債、現金收購,投資設立子公司等方式,對自身現有業務的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延伸拓展,將為各上市公司中長期業績的持續性快速增長基礎.
4、大單不斷落地
5、股權激勵、員工持股、回購、增持密集落地
6、基本面與估值面、基本面與情緒面顯著背離,軍工估值處于2014年來的5%分位,peg接近于1
截至2022年6月10日,國防軍工(申萬)指數PE為55.08倍,處于2014年來的5.05%分位。而軍工行業的基本面屬于歷史性的高度景氣??梢悦黠@地看出,當前基本面和估值已出現顯著背離,情緒面和基本面同樣出現顯著背離。
軍工行業估值已經處于底部空間,核心軍工公司的PE中位數對應2023年29倍左右,2025年的19倍左右,已經顯得足夠便宜。
二、“保質保量保交付”是核心原則,軍工行業正在向“以量換價、以效創利”的健康良性行業生態發展
3月19日消息,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簽署命令,發布《軍隊裝備采購合同監督管理暫行規定》,自2022年3月20日起施行?!兑幎ā纷裱鐣髁x市場經濟規律和軍隊裝備建設規律,科學規范新形勢新體制下裝備采購合同監督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務、基本內容和基本管理制度,提高裝備采購質量和效益?!兑幎ā钒凑铡败娢芸?、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明確了裝備采購合同監督管理工作的管理體制;強化依法監管,優化完善監督管理任務、監督管理協議、監督管理方案等制度機制,提高裝備采購合同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堅持質量至上,對裝備采購合同監督管理工作內容、流程和要求等,進行全面系統設計,確保將合格裝備交付部隊;創新監督管理模式,采取事前預防、事中管理與事后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推動裝備采購合同監督管理工作創新發展。
近來習總書記還簽署了兩個命令。去年,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命令,于2021年11月1日發布并施行《軍隊裝備訂購規定》。此規定規范軍隊裝備訂購工作管理機制、堅持以戰領建、完善裝備訂購工作需求生成、規劃計劃、建設立項、合同訂立、履行監督的管理流程;破解制約裝備建設的矛盾問題,構建質量至上、競爭擇優、集約高效、監督制衡的工作制度等內容。2月12日消息,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簽署命令,發布《軍隊裝備試驗鑒定規定》,自2022年2月10日起施行。該規定按照面向部隊、面向實戰的原則,規范了新體制新編制下軍隊裝備試驗鑒定工作的管理機制;著眼裝備實戰化考核要求,調整試驗鑒定工作流程,在裝備全壽命周期構建了性能試驗、狀態鑒定、作戰試驗、列裝定型、在役考核的工作鏈路;立足裝備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改進試驗鑒定工作模式,完善了緊貼實戰、策略靈活、敏捷高效的工作制度。
年初以來,軍工行業不斷承受多種壓力,上游漲價壓縮行業利潤,競爭加劇沖擊現有格局,軍品定價機制的改革,稅收增加的擔憂,業績兌現的懷疑,等等,不一而足。然而,以上的諸多質疑,以及軍工行業的若干事件,都可以用一個統一的原則去分析、解釋和澄清。當我們以更加廣闊的視角和原則性思維去看待各類問題,就不會陷入到某個細節之中,以致于究不明、算不清,造成片面甚至錯誤的理解。
一個事實,“十四五”軍工行業面臨的狀況是,需求空前旺盛,當前供不應求,行業進入新一輪擴產周期。經過幾十年的投入,軍工行業已基本具備“內循環”的技術基礎和物質條件,未來10到15年將是武器裝備建設的收獲期和井噴期。
一個原則,保質保量保交付。練兵備戰是這些年來的核心所在,也是武器裝備建設的目標方向,特別當前世界局勢波詭云譎,且美國對我國的制裁不斷加碼,強軍需求日益緊迫,要“加快構建武器裝備建設新發展格局,全力以赴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我軍武器裝備建設再上一個大臺階”。
在這樣的事實和原則下,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會有這些密集推出的規定。在可以稱得上是空前大規模采購需求下,相關體制機制已不適應,這些規定是進一步明確責任、理順關系、細化流程,約束的是軍隊的工作制度。軍隊流程的規范,目標是提升行業整體效率,在大規模需求下,保證生產、交付的及時性。軍方客戶的制度規范,為生產企業敢于投入及加速備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個問題隨之而來:保質保量保交付,那就是要“多快好”,但是否要“多快好省”,“省”也正是市場動輒質疑的焦點。我們的觀點是,數量多、速度快、質量好、成本省,符合行業規律,但“省”不是靠“壓”,軍工行業的首位是“保質量保交付”,絕不可能僅僅是出于成本的考量,而犧牲軍品質量影響軍品交付。
那么,怎么“省”。我們在《2022年軍工行業投資策略:風卷紅旗過大關》里詳細論述過,“省”是靠八個字“以量換價、以效創利”。
“十四五”時期,供給側與需求側的變化正有力支撐著行業高景氣發展,特別是在量、價、效三個維度上,軍工行業正在發生著深層次的變化,整體呈現出以量換價、以效創利的健康良性的行業生態。
?。?)量:需求端高速增長,而軍品以銷定產特性,導致需求傳導至供給存在一定滯后,行業短期出現產能瓶頸。軍工全行業范圍擴產,行業進入新一輪擴產周期,為“十四五”高增速打好基礎做足準備。
?。?)價:在訂單放量的基礎上,軍品采購機制進一步優化,通過強調精益化管理,提高軍費使用效率,而這也引發了市場對軍品價格的擔憂。我們認為,軍品生產重在保質保量保交付,量升帶來的規?;獙⒑艽蟪潭鹊窒a品降價的影響;同時,掌握核心技術的公司仍將享有較高的議價權。因而,我們判斷,軍品價格或為略降、緩降,目標為提高軍費使用效率,長久看將有利促進行業高效、可持續發展。
?。?)效:行業進入良性發展快車道,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是軍工央企、民參軍企業共同的追求和目標。軍工行業的不同參與主體,正在共同推動解決產能不足問題,具體體現在三個層面:
?、偬嵘滙w系效能:軍隊加強采購流程優化,完善訂購流程,引入競爭機制,加強行業精細化管理;主機廠積極推進小核心、大協作,聚焦核心能力強化,提升社會化產能利用率;
?、诩ぐl供給主體活力:降低民參軍制度門檻,民參軍企業數量不斷增多、規模不斷加大、配套層級逐漸提高,軍工央企發揮產業鏈引領“鏈長”作用,民參軍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參與者;
?、畚鐣Y本投入:資本市場對軍工行業關注度和認可度持續提升,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僅在2021年,二級市場上就有接近400億的資金對行業提供擴產及能力建設支持。
“十四五”是軍工新一輪景氣周期的開始,需求將帶動供給端能力的再提升,而伴隨蛋糕份額的做大,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強,我們認為,軍工產業鏈將呈現出三方面的發展趨勢:
?、偈袌龌盒袠I強調效率和經營質量,市場化運行機制更為完善,各層次主體良性競爭;
?、趯I化:分工更為明確,主機廠聚焦研發總裝兩端能力建設;民參軍企業從“配套”入手,向“核心”、“關鍵”領域進軍,細分領域的集中度逐步提升;
?、垡幠;菏袌鎏旎ò逄Ц?,規模效應顯現,助力各環節企業降本增效;民參軍企業份額再上臺階,從“小而美”走向規?;?。
從保質保量保交付的原則,以及“以量換價、以效創利”的實現路徑出發看問題,我們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解釋,軍品定價機制改革、電子元器件名錄調整等諸方面的問題,也可以作出判斷和預測,市場化、專業化、規?;切袠I的健康趨勢,僅作出負面解讀是一定程度上缺乏對軍工行業特定時期的特定規律缺乏深刻理解。
三、建議重點關注七個方向
軍機:正式邁入“20時代”,行業需求明確,業績拐點向上
隨著殲-20、運-20、直-20等“20機型”的加速列裝,我國航空裝備正式邁入了“20時代”??哲娬诎凑铡翱仗煲惑w、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加快實現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海軍對艦載機型的需求快速提升;陸軍加速邁進立體化作戰時代,軍機帶動陸軍“飛起來”。軍機發展迎來歷史最好時代,需求明確且配套日趨成熟,行業業績拐點向上。
導彈:高消耗,高增長
在“成熟型號裝備的消耗性補充”以及“新型號裝備的定型量產”兩方面需求帶動下,國內導彈整機制造領域“十四五”市場增速有望保持在40%以上,產業鏈中上游上市公司有望維持高增速,產能高點則位于“十四五”中后期。建議重點關注在“量”或“價”方面具有優勢、進入批產階段的導彈型號配套相關企業。
航空發動機:新產品交付提速,下游需求增速迎來拐點
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具備自主研制生產當今幾乎所有種類航空動力,包括先進航空發動機的能力。2021年,多款國產戰鷹接連換裝“中國心”,包括在第十三屆中國航展中,換裝國產發動機的殲-20首次公開亮相,并進行了飛行表演;首批殲-10C、國產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換裝國產發動機等。多款戰機陸續更換國產發動機,一方面體現了我國航空發動機的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另一方面,表明我國航空發動機正式進入國產替代進程,將極大的打開市場空間。
北斗:日趨成熟,應用加速
2020年7月30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標志著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取得決戰決勝,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參考北斗應用產業“十三五”時期的增速,我們判斷“十四五”北斗應用產業市場復合增速有望超過25%,在新興北斗應用服務市場方面,建議積極關注在“高精度北斗導航+”及“+高精度北斗導航”融合產業布局的企業,特別是“十四五”有望實現高速發展的高精度北斗導航下游運營領域。
衛星互聯網:新領域,大空間
衛星互聯網是以衛星為接入手段的互聯網寬帶服務模式,其本質是衛星通信領域的一個重要衍生應用。2020年4月,衛星互聯網被國家發改委劃定為“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之一,2021年4月,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其或將是統籌、規劃及運營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的“國家隊”,對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特別是低軌衛星互聯網領域的發展,起到帶頭引領的作用。而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部署較國外存在一定滯后,亟需加速建設低軌衛星互聯網空間基礎設施以占據頻率及軌道,而高軌衛星互聯網在航空互聯網及海洋互聯網領域的應用也有望得到拓展。整體來看,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整體尚屬于發展早期階段,但作為一片有待拓展的“藍?!?,蘊含著較大的市場空間。
軍工電子:裝備信息化、智能化、國產化三因素疊加,高景氣度下積極擴產
軍工電子產業主要承擔武器裝備的配套作用,產業鏈集中于軍工產業鏈中上游環節,中游環節通信設備、雷達、紅外設備,是軍工電子整機的重要子系統;上游環節分為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PCB、嵌入式計算機模塊、微波器件、連接器等,是信息化裝備發展的基石?!笆奈濉逼陂g,軍工電子行業將在武器裝備中信息化水平提升、信息化武器裝備批量列裝以及國產化替代提速三大“加速度”驅動下,迎來高速增長的黃金時期。
軍工材料:行業基石,快速擴產
“一代武器,一代材料”,材料在國防工業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高端武器裝備發展的先決要素。在“十四五”裝備快速放量的環境下,軍工材料作為基礎也迎來了“黃金時代”。鈦合金、高溫合金、碳纖維“十四五”期間市場需求有望維持穩定高速增長,市場空間逐漸打開。我們預計高端鈦合金、碳纖維、高溫合金三種材料“十四五”期間市場需求的復合增速分別為20%、25%以及16%,假設三者價格分別為35萬元/噸、15萬元/噸以及30萬元/噸來估算,到2025年三種材料市場規模將分別突破100億元、200億元以及300億元。
四、建議關注的細分領域及個股
軍機等航空裝備產業鏈:
戰斗機、運輸機、直升機、無人機、發動機產業鏈相關標的,航發動力、航發科技、航發控制(發動機),航天彩虹、航天電子(無人機),光威復材、中簡科技(碳纖維復合材料),撫順特鋼、鋼研高納(高溫合金),西部超導、寶鈦股份(鈦合金),愛樂達、派克新材、航宇科技、華伍股份、利君股份(航空制造)等。
航天裝備(彈、星、鏈等)產業鏈:
航天電器(連接器),天奧電子、海格通信、華測導航、振芯科技(北斗),北方導航(導航控制和彈藥信息化),康拓紅外(星載微系統),盟升電子(衛星導航通信)。
信息化+自主可控:
紫光國微、復旦微電(軍工芯片),大立科技(紅外制導),振華科技、火炬電子、鴻遠電子、宏達電子(高端電容),智明達(嵌入式計算機),中國長城、中國軟件(信創)。
另外,2022年首架C919有望交付,或將掀起民機領域的投資熱情。
五、風險提示
?、僖咔榘l展仍不確定,導致國內宏觀經濟承壓,軍費投入力度降低;
?、诟母锖筌姺接脩艚M織架構調整,導致需求變化,部分已推遲或取消的訂單可能不會重啟;
?、蹏蟾母镞M度不及預期,院所改制、混改、資產證券化等是系統性工作,很難一蹴而就;
?、苘娖费邪l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型號進展可能不及預期;
?、蓦S著軍品定價機制的改革,以及訂單放量,部分軍品降價后相關企業業績受損;
?、扌袠I高度景氣,但如若短時間內漲幅過大,可能在某段時間會出現業績和估值不匹配;
?、哕娰Q業務開展短期受疫情影響較大,訂單交付確認進度可能不及預期。
?、鄿p持在短期內可能會加大軍工行業整體或個股走勢的波動性。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